〈天气转冷,警觉中风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》。
]]>老年人不仅血管老化,调控血管收缩、舒张的能力也退化,一旦气温剧变,血压、心跳就会跟着起伏。如果平时血压控制不佳,突如其来的忽冷忽热,身体来不及反应,更易让血压失控,中风机会就大大提升。
除了季节的差异,中风常在半夜或清晨出现,也和突然地外在气候环境改变有关。如许多老人有晨运的习惯,晚上睡得身子暖暖的,一早起床出门,室内室外温差大,暖身不及,身体就可能受不了。
最危险的状况是患者已经中风,还不自知。有些短暂性的脑缺血,其中风症状在一天之内完全缓解,譬如突然一只眼睛看不见、耳朵暂时失聪、脸部失去表情,但一下子就好;这类被俗称「小中风」,病人常常好了之后,就会掉以轻心。
大约40%的中风与高血压密切相关,血压太高会引起脑血管变硬、变脆,一方面容易破裂、另一方面也易形成动脉硬化的硬块而使血管狭窄,是栓塞或出血型中风共有的危险因子。
高胆固醇会加速动脉壁上粥样硬的产生,糖尿病也会产生血管的病变并加速动脉硬化。另外,曾经罹患心肌梗塞、心衰竭、风湿性心脏病、装有人工瓣膜、心律不正、心房颤动,甚至癌症及牙周病,也可能因为慢性感染、慢性发炎,让血管容易硬化,都会增加中风的机率。
其实,中风没有分轻重和大小,只要出现神经症状,就暗示可能有更大的问题存在,若有危险因子、年龄在50岁以上、有家族史者,应立即求诊,预防中风。
〈天气转冷,警觉中风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》。
]]>〈隱形殺手 – 小中風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》。
]]>究竟甚麼是暫時性腦缺血呢?
暫時性腦缺血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),俗稱小中風,是指突發性腦部缺血所造成的神經症狀,與中風最大分别,是暫時性腦缺血在二十四小時之內,其神經症狀就會恢復正常,而且不會留下後遺症。
腦缺血或中風的危險因子依個人不同,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兩部份。
先天性的因子包括:內頸動脈的厚度,由於男性的內頸動脈厚度較女性為高,男性罹患中風的機率也遠較同年齡的女性為高。家族中曾有過中風家族史的患者,罹患中風的機率也較一般人高。
後天性的因子包含:高血壓、吸煙、心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以及重度酒精濫用等。
暫時性腦缺血主要有以下症狀:
高膽固醇、高血壓、冠狀動脈心臟病,都已被證實直接或間接與中風有關。根據二○○七年刺針雜誌的論文發表,發生暫時性腦缺血的患者中有1/3人有機會在四十八小時內會發生中風,研究顯示,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可視為中風的前兆,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越頻繁或時間越長者,中風機會率也越高,大約有三成會形成腦中風。
小中風症狀持續時間短暫,而且多數不需要特别治療已經可以恢復過來,所以患者常常忽視其嚴重性而不去求醫, 因此成為隱形的殺手。若能正確診斷,尋找病因,可使用各種治療方法,接受積極治療,以降低日後發生嚴重腦中風的危險。
〈隱形殺手 – 小中風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》。
]]>